|
市场监管总局、认监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7-18 10:47 发布2017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查验检测服务业计算信息 7月10日,国家商场监督管理总局、认监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发布了2017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查验检测效劳业计算信息和认证认可强国建造有关情况。 商场监管总局、认监委厚实推进质量认证系统建造,完善质量认证计算分析机制,健全国家层面的《认证认可计算报表准则》和《查验检测计算报表准则》,依法展开了2017年度认证认可查验检测效劳业计算作业,为认证认可查验检测在国家新型商场监管系统下更好地传递商场信赖、效劳商场监管供给了微观决策根据和数据保证。 到2017年末,全国认证认可查验检测组织到达36797家,数量较2016年末添加9.44%;认证认可查验检测组织完成经营收入合计2632.52亿元,较上年添加13.51%;全年吸纳作业人口121.3万人,较上年添加8.69%;全员劳动生产率到达21.70万元/人。 计算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认证认可查验检测效劳业继续坚持较强添加态势,从业组织数量和经营收入快速添加,科研投入显着加大,高新技能企业数量继续添加,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进企业产品和效劳质量进步、扩展作业容量、效劳经济展开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放管服”变革成效显着,认证认可查验检测商场生机不断增强,高技能效劳业的职业特点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认监委继续深化变革,放宽商场准入束缚,扩展对民营及外资组织敞开,简化认证组织审批和查验检测组织资质确定程序,加速行政许可和技能鉴定时效,优化查验检测认证职业展开环境,鼓舞-“群众创业,万众立异”,变革成效继续扩展,在2017年度计算数据中得到进一步表现。到2017年末,全国各类认证认可组织(含子公司)合计470家,同比添加21.45%,认证认可效劳业全年完成经营收入255.05亿元,较上年添加0.39%。经过认可的认证组织271家,较上年末添加5.86%,占认证组织总数的57.78%。全国查验检测组织合计36327家,同比添加9.30%;查验检测效劳业全年完成经营收入2377.47亿元,较上年添加15.13%。全国认证认可组织从业人员合计93674人,较上年添加2.96%;全国查验检测组织从业人员111.93万人,较上年添加9.21%。2017年度,全国取得“高新技能企业”确定的认证认可查验检测组织共有1444家,占总数的3.92%。在科研方面合计投入194.85亿元,研制收入比到达7.40%。其间,认证组织取得“高新技能企业”确定数量到达90家,占全国认证组织总数的19.19%,比上年添加2.87%。各认证组织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29件,较上年添加74.32%,拟定认证规范314项,新发布认证技能规范624项,立异才能和技能实力不断增强。查验检测组织取得“高新技能企业”确定数量到达1354家,占全国查验检测组织总数的3.73%,较上年添加35.67%。二是认证认可查验检测供应资源坚持快速添加,效劳质量进步、保证产品安全方面效果显着。到2017年末,认证组织自主研制完成的新认证项目到达了362项,效劳范畴进一步扩展。认证组织累计颁布各类有用认证证书175.33万张,较上年添加2.57%,触及各类获证组织58.76万家。从认证性质看,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60.14万张,较上年添加9.47%;自愿性认证证书115.19万张,与上年根本相等。在自愿性认证中,管理系统认证证书85.49万张,较上年添加13.8%;效劳认证颁布证书5067张,较上年添加145.97%;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29.20万张,比去年有所削减。从认证类别看,效劳认证起步晚,添加速度显着高于传统产品及管理系统认证,反映出效劳业等新职业范畴的认证需求显着添加,认证促进国民经济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效果进一步闪现。2017年全国查验检测组织共有各类仪器设备575.65万台套,较上年添加9.11%,人均具有仪器设备5.14台,均匀每家组织具有仪器设备158台。仪器设备财物原值2871.33亿元;实验室面积6484.15万平方米;具有有用专利48455件;参加科研项目总计31882 项,研制收入比到达7.98%。2017年共出具查验检测陈述3.76亿份,均匀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陈述103万份。查验检测组织的技能实力和立异才能进一步增强,供应资源坚持快速添加。三是认证认可查验检测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更趋合理。认证认可方面,大型组织68家,经营收入占到职业总收入的68.72%;中型组织117家,营收占比17.56%;小型组织285家,营收占比13.72%,工业会集度进一步进步。按企事业单位类别区分,企业类组织442家,添加22.44%,占组织总数的94.04%,商场化程度不断进步。查验检测方面,企业类型的组织23362家,占组织总量的64%,较上年添加11.18%;事业单位类型组织11369家,占组织总量31%,较上年下降0.96%;其他法人类型组织1596家,占组织总量缺乏5%。从股权结构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组织18066家,团体控股842家,民营企业16660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257家,其他组织502家。其间,民营查验检测组织添加最快,占添加总数的79.78%。从区域分布上看,在区域经济兴旺、查验检测需求较大的环渤海区域、华东沿海区域以及华南沿海区域,查验检测组织数量更为会集,资源更为丰富。 依托认证认可查验检测国家计算准则,国家认监委自2016年起展开认证认可强国指标系统建造和测评作业,最新测评结果表明:我国认证认可展开水平逐年进步,特别是在准则建造、效劳展开、工业实力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国际影响进步较为显着,立异驱动和基础才能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进步,全体展开水平与兴旺国家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现在正处于全球认证认可展开的第二阵营,仅次于首要兴旺国家,正在加速迈入国际认证认可强国队伍。详细来讲: ——在准则建造方面。我国建立了相对齐备的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准则系统,包括法令、准则、组织、监管、规范及国际协作等组成要素。截止2017年末,我国已有19部法令、17部行政法规清晰写入了认证认可内容, “法令规范、行政监管、认可束缚、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五位一体监管系统不断完善,有力保证了认证认可的有用性和公信力。 ——在效劳展开方面。一是效劳范围不断扩展。我国认证认可范畴已从工业逐渐拓宽至农业、效劳业、新式业态及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触及安全、健康、环境、资源等重大国计民生范畴。到2017年末,我国施行的产品认证规矩数5670个,较上年添加27.42%;效劳认证规矩数132个,较上年添加140%。二是助推质量进步办法有力。运用新版ISO9000质量系统认证等手法打造质量认证升级版,推进百万家企业展开质量进步举动,在航空、轿车、铁路、信息技能等9个职业发动质量管理系统认证升级版规范和规矩拟定作业。三是促进交易便当化效果显着。我国现有38家实验室和1家认证组织加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系统(IECEE-CB)。2017年,我国颁布CB证书4337张,居全球第7;认证组织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合格鉴定系统颁布的认证证书数近3600张,互认国外IECEE-CB其它成员组织的CB证书2588张。我国企业取得国内外组织颁布的CB证书数量约占全球总数40%,有用支撑了对外交易便当化。 ——在工业实力方面。我国认证认可职业的工业规模抢先国际其他国家,居国际榜首。2017年我国颁布的管理系统认证证书85.49万张,是国际规范化组织计算的全球管理系统认证证书数量的一半;质量管理系统证书数48.91万张,接连多年位居全球榜首,是当之无愧的认证大国。2017年我国单位GDP的管理系统认证证书数为每十亿美元69.85张,比上年添加4.33%,稳居国际前列。 ——在立异驱动方面。我国的立异驱动才能进一步进步。2017年我国主导拟定的《合格鉴定 效劳认证计划指南和示例》成为首个由展开中国家拟定的合格鉴定国际规范。认证认可科技经费投入逐年上涨,到2017年,由国家财政经费支撑建立的认证认可科技项目已达417项。我国在IEC合格鉴定系统中的提案数呈递加态势,2017年的提案数为8 个,较上年添加一倍。但全体来讲,我国的认证认可立异水平缓原创技能才能与兴旺国家比较存在较大距离,认证认可首要规范、规矩仍然是由兴旺国家拟定的。 ——在国际影响方面。我国已参加并盯梢37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签署14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21份双边协作互认协议,加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悉数4个合格鉴定互认系统和国际认可论坛、国际实验室认可协作组织一切互认协议和组织,与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区域组织签署了协作协议或建立了认证认可固定协作机制,与印度、波兰、斯里兰卡等20个国家建立了认证认可协作途径。2017年,我国连任国际认可论坛(IAF)主席和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电气产品认证系统技能委员会(IECEx)主席。到现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的认证认可国际组织任职达38人次,并已实质性参加到国际规矩的拟定中。 ——在基础才能方面。我国从业组织和人员队伍不断强大,但组织才能和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国认证组织首要效劳于国内商场,国际商场份额较低,国际闻名认证组织很少,组织专业才能和从业人员技能水均匀需进一步加强。 从全体来看,我国要加速完成由认证认可大国向认证认可强国的转变,还需要在深化认证认可准则变革、为企业供给更优效劳、夯实立异才能、进步证书含金量和公信力、健全社会共治等方面下功夫,要不断进步认证质量,努力完成“十三五”期间全体迈入国际认证认可强国之列的目标。 下一步,国家商场监管总局、认监委将仔细贯彻落实刚刚举行的国务院深化“放管服”变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化认证认可查验检测范畴变革,营造杰出的营商环境。一起继续加强计算准则的施行,为科学决策与微观管理供给根据和支撑。 新闻发布会上,认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还就媒体关怀的问题作了现场解答。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文章分类:
新闻快讯
|